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研究 » 《雨巷》课堂实录

《雨巷》课堂实录

发表日期:2018-08-24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   被阅读[]次

《雨巷》课堂实录

李玉玲

教学设想:

单元教学说明:本单元是高中语文科目的第一个单元,内容是现代新诗。这个单元的教学说明是:“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基于此,我对本单元教学的课程目标定位是这样的:《沁园春·长沙》主要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再别康桥》主要通过意象来体会诗的意境,《大堰河,我的保姆》集中分析了“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那么对于《雨巷》这首诗,我想带着学生一起来体验一下新诗的“美”。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情感。
  •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那份淡淡的惆怅、哀伤、凄美,感受“擦身而过”的情感体验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种残缺的、神秘的、永恒的美感。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学习:

  • 让学生搜集有关丁香花的古典和现代诗歌,教师安排一点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搜集的诗词,教师给予适当提点,让学生初步感受丁香花在古典和现代诗歌中被赋予的意象特点,让学生明确丁香花在诗词中往往与“愁”相连。
  •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丁香花、玫瑰花、梅花、莲花的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丁香花独特的形象特点。

课堂教学过程:

  • 课前五分钟播放《丁香花》这首歌,同时在电视屏幕上播放有关《雨巷》这篇文章的一些图片(油纸伞、撑着油纸伞的女子、行走在雨巷的姑娘、丁香花),利用声像效果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上课铃声响起即结束播放)
  • 导入:刚才我们听的歌叫什么名字啊?(《丁香花》)同学们听完歌看完画面有什么感受啊?

生(集体答):伤感、怀念、回忆、忧愁、惆怅……

师:其实,在多年以前,有一位现代诗人用一首现代新诗,也描绘了一个关于丁香花的故事,那么,这位诗人描写了怎样的丁香花,又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现代新诗《雨巷》。(板书:雨巷  戴望舒)

  • 诵读,整体感知诗歌情感。解决一个问题: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个怎样的

故事?

全班齐读,教师注意听字音、字形、语调。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不过在读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字音拿捏不准,请同学们注意一下字的读音:彷徨、彳亍、颓圮

你们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生:哀怨、惆怅、凄凉

师:非常好,看来你们对这首诗歌已经有了一个整体感知了,那么这种感情基调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朗读出来呢?

生:缓慢、低沉、哀伤

师:嗯,同学们的回答很一致啊,那下面就让我们听一听录音的朗诵,听听你们的朗诵是否已经达到了大师的朗诵水平呢?(生窃笑,并做好注意听的准备)不过呢,在听的过程中有一个要求——你们要闭上眼睛,跟随录音在脑海中放映故事的画面,听完后我请同学回答:你的脑海中放映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情景?

师:让全体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示范朗诵。注意观察学生在听读过程中的表情反应和变化,以此考查学生融入情境的情况。

朗诵结束后,让学生睁开眼睛,然后点一名学生(在听读过程中表情变化明显的)回答:刚才你在听读的过程中,脑海中放映了怎样的画面?

生:诗人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雨巷,他遇见了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个姑娘向他走近、经过、又走远,最后消失不见。

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他的脑海中放映了的画面构成了一个小的情景剧,故事完整,画面连贯,那么还有没有同学脑海中出现了与这不完全相同的画面的?(有一学生举手)

师:很好,有一位同学自告奋勇地要表达自己的见解,那么请这位同学来说说你的答案。

生:我脑海中的画面和刚才那位同学有点差别,我看见诗人在雨巷独自徘徊,他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个姑娘模模糊糊地向他走近、经过他身旁、又走远最后消失不见,最后,仍然只有诗人独自在雨巷徘徊、惆怅。

师:非常好,刚才这位同学敏锐地抓住了一点:诗人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这是原文的意思,那也就是说这场相遇其实自始至终都只是诗人的精神邂逅,并不是现实存在的,诗人是在精神上寻觅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女子,因此可以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场“精神的寻觅”。(板书:精神的寻觅)

  • 研读文本,探究这场“精神的寻觅”。为此设计了五个问题:
    1.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诗歌的第1小节,思考:

(1)诗人“为什么”寻觅?(提示:诗人是在怎样的状况下寻觅的?)

生:诗人的状态:独自、彷徨

师:很好,文中用了两个词,叫“独自”、“彷徨”。一个人独自的时候并不可怕,那充其量只表示他形单影只,只有一个人;但可怕的是他自己感受到并放大了这种“独自”,因为当他意识到自己“独自”的时候,他已经感受到了自己的“独”,并很可能演化成为“孤独”。“孤独”是一件麻烦的事,因为这时候你很容易寂寞、心灵脆弱,很容易胡思乱想,很希望你的想法被人理解、聆听,很希望有人陪伴、给予你内心的支持。那我们看看文中这位诗人有没有感受到他的“独自”呢?

生:感受到了。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答不上来。

师:同学们看一下,他独自的时候干了什么事呀?

生:徘徊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师:对,他在徘徊,徘徊是走走停停、犹豫不决、不知该往哪里走的一种状态。他在徘徊,就说明他内心有了波澜,有着犹豫不决的彷徨。这个时候他有着丰富的内心活动,他思考了很多东西,不知道怎样决定,他对前途迷茫、不知道路该怎样走;这时候他是惆怅的、低落的,他感受到了“孤独”,因此,后面的雨巷这个物象在诗人眼中也变得“悠长、悠长、又寂寥”了,景随情动,这条雨巷好像寂寥得没有尽头。

“独自”、“徘徊”,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开始了这场奇妙的精神之旅。

(2)诗人为什么偏偏要在“雨巷”寻觅?(在“洒满阳光的巷子”或“飘着小雨的大街”上寻觅不可以吗?)

生:雨巷营造了一种诗意,如果换成后面的,就失去了诗意。

师:很好,同学们都能体会到“雨巷”这一意象营造出了一种诗意,那么,这种诗意从何而来呢?后面两种意象又为何损害了这份诗意呢?这就需要我们对“雨”和“巷”这两个意象细细品味。(板书:雨、巷)

同学们思考一下,“雨”有什么特点?(从油纸伞、诗人徘徊不去可以看出,本诗里下的是“小雨”)

引导学生总结出(小)雨的特点:湿漉漉的、淅淅沥沥的、千丝万缕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淅淅沥沥、千丝万缕的雨丝,正如人心里的“愁丝”,欲剪不断、欲理还乱,正如李清照的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有一首歌叫做《心雨》,雨不仅飘在天空、落在地上,它也下在心空,落在心上。(补充蒋捷的诗《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炉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引导学生总结“巷”的特点:悠长、狭窄、古老、斑驳、静谧、寥落……

洒满阳光的院子:欢乐、阳光、愉悦,与本诗的感情基调不符。

飘着小雨的大街: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商业街、百货店、红绿灯……充满商业气息,物欲横流,写不出诗意。

总结:“雨”这一意象奠定了抒情基调,“巷”这一意象提供了抒情环境。

(3)品读第2、3小节,思考:诗人觅的是什么?

生: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师:对,这在第一小节最后一句话说明了,那么下面同学们从第2小节找一找,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具备丁香的哪些特点呢?

生: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师:非常准确,(板书:颜色、芬芳、忧愁)“丁香一样的颜色”和“丁香一样的芬芳”表现的是这个姑娘的外表,说明这个姑娘外表美好,这一点并不独特,这个世界上外在美好的女子多的是、不足为奇,诗人在这里大费周章地描写的这个丁香女子定有她的独特之处,那她的与众不同在哪里呢?

生:丁香一样的忧愁。

师:很好,这个女子不仅外表美好,她还内在“忧愁”,通过课前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丁香这个意象在诗词中的传统意象特点:“愁”,“丁香结”,其实就是“愁肠百结”。这个美丽姣好的女子还结着丁香般的愁怨,愁肠百结,这就使这个女子有了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内涵、一种气质、一种强大的内在磁场。

好,那同学们再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一定要寻觅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呢?为什么不是玫瑰、梅花或者莲花之类的姑娘?

生:玫瑰热情奔放、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梅花冷艳孤傲。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看来课前的学习很有效果啊。玫瑰热情奔放、莲花纤尘不染、梅花冷艳孤傲,而丁香花独独重在“忧愁”,也就是说,诗人寻觅的重点是在一种“美丽的忧愁”。

同学们再想一下,诗人为什么一定要寻一个“忧愁”的姑娘呢?

生:因为诗人此时的心境也是忧愁的。

师:对,诗人此刻也是忧愁的,他想寻觅一个和自己有着一样情感的人,也就是“情感相通”的人。

下面呢,请同学们浏览第3小结,看看这个丁香姑娘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里?

生: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惆怅。

师:不错,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一节里用了一个叠句?是哪一句?

生:“像我一样地。”

师:对的,“像我一样地”,作者反复强调这个姑娘“像我一样地”,这是要强调这个姑娘和诗人有着相同的处境,她也撑着油纸伞,在这雨巷里独自彷徨;下面“冷漠、凄清、又惆怅”说明这个姑娘和作者有着相同的心境。那么综观第2、3小节,我们就可以看出,诗人寻觅的这个姑娘不仅和作者情感相通、而且处境相同,在那一刻心境也相像,那作者为什么要寻觅一个和自己如此“类似”的人呢?

生:这样的人更能理解他,他们能更好地交流思想和情感。

师:对,有一句话叫做“因为一样,所以懂得”,这也就是说,其实作者真正要寻觅的是一个懂自己的人,也就是“知己”,不过本诗作者寻的不仅是“知己”,而是一个美丽的“红颜知己”。(板书:知己)

(4)品读第4、5、6小节,思考:诗人觅到了吗?

生:回答觅到了和没觅到的各有其人,不相上下。

师:看来对这个问题同学们存在很大的分歧啊,这是好事,说明同学们都在认真思考。请同学们再读第4小节,看看诗人觅到了吗?

生:(一齐)觅到了。(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师:嗯,这一节是在写这个姑娘走近并经过了诗人身旁,你们认为诗人觅到了这位姑娘,那你们再仔细看一下第5小节,诗人觅到了吗?

生:没觅到。(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师:(笑)这一节啊,又说姑娘走远了,远离了诗人并最终消失在诗人的视线里。这就把你们绕糊涂了,诗人究竟有没有觅到这位姑娘呢?其实啊,这里不能简单地说有没有觅到,而是应该说他觅到复失去,而且这得到跟失去之间的时间差非常小,可以说是刹那间的得到,然后立即失去。(板书:得到复失去)

师:请同学们体会一下下列语言:

①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结合第五节“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如果这里只用一个词:静默地走进,静默地远了,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

生:用两个词,反复强调,强化抒情效果。

师:强化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没说到重点。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她静默地走近、走近、走近……(带着合适的语气念出),你们是不是能感觉到诗人的眼光在跟着这位姑娘拉近、拉近、拉近啊?而且,当这位姑娘走近、走近、走近……时,你仿佛能从诗人这几个叠词里感觉出诗人紧张、欣喜、爱慕的微妙情感,然后,当姑娘“静默地远了、远了、远了……”时,我们仿佛又可以看到诗人的眼光随着这位姑娘远去、远去、远去……,并且,从这一串叠词里,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面对姑娘的离去,想留却又留不住的无奈和失落。


② 太息一般的眼光。

“太息”就是叹息,它是一种声音的表达,属于声音系统,;眼光是视觉系统的东西,是无声的。诗人在这里为什么用视觉的东西来表现声音的东西呢?

生:通感的手法

师:说的很对,这是运用了通感的表现手法。那你们再想想,这里用通感的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呢?

生:没答到重点。

师:(板书:太息、眼光)请同学们想一下,“太息”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生:忧愁。

师:不错。那“眼光”有什么特点呢?

生:无声的、能传达心意。

师:很对,“眼光”是无声的、静默的、能泄露心事的。这位姑娘没有把她心中的万千愁绪用唉声叹气表达出来,而是无声地承受了这一切,说明这位姑娘感情上是克制的、压抑的,同时也说明这位姑娘性格上是沉静的、含蓄的、内敛的,她不愿张扬自己的情感,可是眼神隐瞒不住她的心事,一个不经意的注视,就泄露了她愁怨的心绪,过者无意,观者却有心,敏感的诗人从她不经意的一个眼神里,就看出了她心底的叹息。

③、飘过:

师生一起分析:轻盈、梦幻、灵动、飘逸之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江南女子那种腰似细柳、动若扶风的曼妙之姿被一个“飘”字展现的淋漓尽致,施耐庵《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是不好飘起来的。《聊斋志异》里的女子大多都是飘的,你们想象一下,冷不防就有一个女子飘过,这是多么梦幻啊。

④、像梦一般的

师:梦有什么特点呢?

生:朦胧、虚幻、稍纵即逝。

师:回答非常好。人在梦中看到的事物多是模糊不清的,朦胧的,梦中的故事多是稍纵即逝的。所以姑娘像梦一般飘过增添了意境的朦胧之感。

师:这里诗人写姑娘飘过,“像梦一般”,有没有什么暗示意义呢?

生:暗示姑娘即将消失。

师:答得非常好,这里诗人说姑娘像梦一般飘过,实际上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姑娘是虚幻的,这场相逢是虚幻的,这一切构想出来的美好即将像梦一样破灭、消失。大家往下看,第5、6小节,是不是果然在写姑娘的离开和消散啊?

生:是。

⑤、用消了、散了、消散了三个词分别细说对比姑娘突然消失,如果这里只用其中的一个词,笼统表达姑娘的消散,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带领学生一起分析:

内容上:和二四节相呼应

意境上:一点一点消散更动人心绪,想要让姑娘留住而不得,眼看她一点点消失却无能为力,那种心头的凌迟之感更加剧了诗人的伤痛。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姑娘慢慢走远,也许刚开始还能看清她的衣服、头饰、她清晰的背影,后来逐渐远去,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影子,然后影子越来越小,直至最后的一点,这时候,就好像诗人的心也在随着一点一点被剥蚀,只剩下了一个点;最后,当姑娘的一点影子也完全消失,诗人的心也随之消失了,它被这个远去的姑娘带走了,留下了永恒的怅惘。突然消失,没了就没了,不会有这种效果。

至此,姑娘由出现到消散的过程已经完全结束。


  • 问题探究:如果诗人觅到了(这个姑娘没有远去、没有消失),结果会怎样?(课堂讨论,大胆想象,各抒己见)

生1:他们会停下来,相互认识,相互了解,各自交流自己的心事,互相安慰。

生2:他们会进一步交往,互相认识,然后彼此倾吐自己的烦心事,把各自的愁绪交给对方带走。

生3:他们可能停下来相互留下联系方式,然后进一步认识、交往、相互了解,然后他们可能结婚生子,相互陪伴过一辈子。

生4:他们之间的神秘感消失,美感也消失。

师:同学们思维很活跃,发言非常踊跃,这说明大家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刚才我注意听了大家的发言,虽然各人都有不尽相同的观点,但是总结一下不外乎此:相识、相知、然后可能相爱,这是美好的结局,如果结局再圆满一点,他们就可能结婚、生子,然后彼此携手过上一辈子。这种结局很圆满,但是就像刚才最后一位同学说的,在他们彼此耳鬓厮磨的烦腻和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琐事之中,存在于他们之间的最初的神秘感和美感会消失,剩下的,也不外乎是一个平凡无奇的爱情故事,就像这个世间许多美好的爱情故事一样。这首诗歌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就在于那一刹那间的相逢、一刹那间的心动、一刹那间的停留,尔后瞬间擦肩而过、匆匆走远,消失不见,这种还没来得及看清彼此、没来得及弄清真相就错过的邂逅,留给了诗人一份永恒的想象、念想,在这想象与念想之中,原本模糊甚至是臆想出的美丽被无限放大、蔓延,酝酿成诗人心间永远神秘、美丽的童话,也留给读者一份永久的惋惜与感动,这就是这首诗歌的美丽所在。

六、歌曲欣赏、重温意境:林心如《擦身而过》


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思路:我把这首诗跟《再别康桥》对比了一下,《再别康桥》一诗用了一组丰富多彩的意象和绚烂华丽的色彩构成了美丽的画面,而《雨巷》一诗全部的意象只有五个:我、油纸伞、雨巷、姑娘(丁香)、篱墙,主要的意象又只有三个:我、雨巷、姑娘(丁香),这些意象构成的色彩是灰暗、阴冷的,因此可以说,这首诗光看意象的话,比较单调、冷色调,难以用“美”来解释,但是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觉得《雨巷》是一首很美的诗,这是为什么呢?仔细研读我发现这首诗之所以给人“美”的感受,主要有两点:一、意境“美”,一种朦胧的、惆怅的、哀伤的凄美;二、故事美。一场在精神中美丽邂逅、擦肩而过、又匆匆逝去的爱情遗憾,一种因匆匆逝去而遗憾、因遗憾而神秘、因神秘而永恒的美感。因此,本文探究“美”的重点就放在了意境感受与故事体验上。为了带领学生体验这个故事,我给本诗理出了一条故事线索——一场精神的寻觅。用环环相扣的几个问题来理清故事情节,在此过程中,穿插意象的分析,通过意象分析,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当时当地那种意境。

目标达成情况:首先,通过“寻觅”这一线索的设定,使得文本的分析有了一个清晰明确的主题,学生能够顺着线索这根藤,比较容易地摸到“故事”这个瓜。其次,本文主要分析了三个意象:雨、巷、丁香,分析的过程中,较多地采用了对比或者说替换分析这一方法,让学生能鉴别出原来意象的妙处,然后通过引导、设置情景、想象与联想等方法,让学生明白到原来的意象妙在那里;分析意象是为了体会意境,从而感受这首诗歌的意境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上都能进入我所设定的情景,达到我预期的目标。再次,本诗教学突破了传统的主题分析,因为这首诗歌的主题历来存在争议,学生的观点允许多样化,这样的话,再去讨论这首诗的主题就没有多大必要了,因此,我把主题讨论换成了一个假设性的场景,假设这个姑娘没有消失,结果会怎样。通过讨论,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那种“擦身而过”的美丽。第四,本节课用歌曲开始,以歌声结束,首尾呼应,节奏紧密。

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优点:课堂节奏把握较好,文本挖掘比较深入,教学点设计新颖,教学思路清晰连贯,课堂语言组织较好。当然,本节课也还有一些不足,首先,课堂仍然是以教师的“教”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理念没能充分表现出来。其次,课堂有些地方挖掘不够深,比如“太息一般的眼光”一句,对“通感”这种表现手法的讲解不够深入,这是对知识点的忽略。

上一篇:如何挖掘和利用课文素材写作 下一篇:参加化学优质课心得体会
志向高远    身心健康    基础扎实    终身发展